咖啡園墳場
- 得一文化

- 8月1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早期香港島灣仔區位於維多利亞城邊緣,部分山區曾被規劃為中西人士墓地。1891年,香港政府於加路連山設立公共華人墳場(咖啡園墳場),主要服務於灣仔東部的華人社群。初期,該墳場分設甲、乙、丙三個棺木段,其中甲段用於安葬無力殮葬者。1910年代增設丁段,此段墓穴價格及面積均較乙、丙段高,因而部分死者家屬誤認其為永久墓地。丁段位於墳場最高處,俯瞰維多利亞港,被視為風水佳地,原有約五百餘墓穴,包括胡禮垣等本地知名家族之墓。同時期,羅馬天主教會於甲段設立義葬區,為赤貧人士提供葬儀服務。
1947年,香港政府宣佈關閉港九兩地所有華人公共墳場。1949年,咖啡園墳場內甲、乙、丙棺木段墓穴進行骨殖撿拾工作,但丁段則予以保留。同年,天主教段遺骸則遷葬至長沙灣天主教墳場。1950年代初,因掃桿埔香港大球場工程,部分咖啡園墳場土地被夷平並納入大球場範圍。1950年代市政局雖有計劃對丁段實施骨殖撿拾,但未訂明確時間表,其間已有超過百戶家庭自行安排遷葬。
墓穴照片由Kitty Lam提供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