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甲戍風災肆與仰船洲東華義山

1874年,甲戍風災肆虐香港,死傷枕籍,東華醫院協助政府在沿海一帶撈屍。現存東華三院檔案館的《1874年徵信錄》記錄了有關的工作。

一八七四年九月二十二日,香港發生史上其中一場最嚴重的風災——「同治甲戍風災」。颶風吹襲珠江口,為香港和九龍帶來史無前例的破壞,報導指死亡人數高達二千人。風災過後,東華醫院僱用工人,在各海島和海面撿拾浮屍遺骸,僱工在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八月廿八日(西曆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八日)期間,收瘞大小男女遺骸達三百多具,其中包括六名外籍人士。其後,他們又在農曆九月初八至廿三日(西曆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一日)收瘞大小男女遺骸共六十五具。 (此段文字引述自即《殯禮為安——東華三院殯儀服務史略》)

《1874年徵信錄》又指,東華醫院在仰船洲 (昂船洲) 設有義山 (公共墳場),將部分死者埋葬在該處,其後又在1880年代,將當中死者的骨殖遷葬雞龍灣東政府墳場。

《1874年徵信錄》記載,當年東華聘用的僱工帶同棺木在船上,然後沿海撈屍。

1902年,政府檔案中有仰船洲的地圖,而地圖標示墳場位置,但不知是否當年義山的所在地。

殯禮為安東華三院殯儀服務史略 東華義山 甲戍風災


1902年,政府檔案中有仰船洲的地圖,而地圖標示墳場位置,但不知是否當年義山的所在地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東區慶賀譚公寶誕迎神活動

今天在筲箕灣舉行了「東區慶賀譚公寶誕」迎神活動。此活動旨在前往筲箕灣譚公廟,恭請譚公爺蒞臨工廠街球場戲棚,觀賞粵劇表演。 上午11時,大會正式起步出發。由筲箕灣社團聯合會蔡強安先生(潮州南安堂福利協進會)及陳屏先生(筲箕灣天后譚公會)帶領隊伍,沿途以聖水灑淨,為巡遊開路。隨...

 
 
 
平安包是長洲太平清醮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平安包是長洲太平清醮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長洲太平清醮舉行前夕,長洲郭錦記或康蘭餅店負責為大會製作平安包。 平安包主要材料包括面粉、糖、酵母粉等,內餡則有豆沙、蓮蓉或麻蓉,並會印上可食用紅色色素字款。 昔日的平安包會印上「壽」字,現在則以「平安」二字取代。...

 
 
 
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

據說於1920年代初,北社及南社的長者由廣東引入「佛山秋色」,後來街坊會爭相仿效,籌組隊加入會景巡遊行列。戰後最早記錄有飄色巡遊的是1948年,報道「該島之太平清醮於本月十四日晨開壇,同時該島坊眾,並定於明(十八)日在島上舉行會景巡遊,各街坊眾,均有會景參加巡遊」,(1) 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